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年3月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这些重要论述,为边疆地区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社区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和国家治理的基本落脚点,是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与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场域。边疆地区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区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探索有效路径,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深化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凝聚起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磅礴力量,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社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民族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沟通民意、培育社会组织方面的积极作用,引领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民族理论政策培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要让社区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各项工作同向发力。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各民族“三交”。通过单位包村(社区)、干部包户,探索实施“四必访”(周末月末必访、逢年过节必访、婚丧嫁娶必访、患病患难必访),“两必联”(与群众出远门必联、远门归必联),“一必帮”(结合包联户实际困难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基础设施、文化、产业、就业等帮扶,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有利条件。
优化社区服务供给。从城市更新和社区规划入手,科学设计居住空间布局,以易地搬迁等为契机,构建多民族互嵌混居的社区形态。在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社区服务供给,打造便捷舒适的生活圈,让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共享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如,云南省创新开展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社区)建设,推动374个边境行政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幸福家园。建立健全社区服务响应机制,围绕各族群众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增强各族群众归属感。如,云南省边境地区通过组织夜校培训、结对帮扶、“职业技能+普通话培训”、“小手拉大手”等多种方式,提升各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就业技能,为有转移就业意愿的群众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
促进社区文化交融。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边疆地区要结合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民俗习惯等因素,提炼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打造社区文化标识,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各民族在社区文化空间中交流,在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蕴含的共同价值理念,在构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提供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各族群众情感联结,以身边人讲身边事、邻里节、百家宴等形式,不断深化邻里情谊,厚植家国情怀,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各族群众在社区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挖掘整理各地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理智慧,创新和健全协商议事制度,吸纳各民族、各阶层代表参与社区决策,确保各族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妥善解决。如,云南省兰坪县、剑川县在多个村(社区)成立“社邻共建”理事会,采用“说、商、办、评”的方式,进行民主议事、化解纠纷,有力保证社区和谐稳定。构建多元化社区矛盾调解机制,探索实施“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居民委员会)+党支部(片区或小区)+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单元)”双线五级网格化社区治理机制,切实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推动基层治理顺民意、暖民心。
加强社区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化社区工作队伍培养体系,制定系统化培训计划,提升边疆地区社区工作人员的民族理论政策水平、沟通能力和群众工作技巧,更好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边疆地区高校要重视加强立足边疆实际的社区工作研究,为更好开展社区工作、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建立社区工作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投身边疆地区社区工作,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扎根基层的工作队伍。如,云南省通过实施乡村人才“归雁”工程,畅通渠道“引才”,优化村(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结构,为实施乡村振兴、做好基层民族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来源:国家民委
//mp.weixin.qq.com/s/p9xFFsXiRbTg5zNYf2Rk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