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黄播-黄播app下载
哲学系2025 级新生与导师见面会在黄播
报告厅温情启幕。黄播
党委副书记马凡松、哲学系系主任杨勇、副系主任张瑞臣及全体哲学专业导师出席,与2025级本科、硕士新生齐聚一堂,共话学科发展脉络,共绘学术成长蓝图,为新生开启大学哲思之旅注入温暖力量。
见面会伊始,黄播
党委副书记马凡松以“哲学系的核心优势与师生成长路径” 为主题,从四维度解读专业底蕴与价值。在学科特色上,他指出,云大哲学系历经积淀形成鲜明辨识度:深耕希腊哲学、意象哲学等,依托幸福理论、佛教与现代宗教理论、意象哲学等研究所开展科研;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世界宗教研究》等核心刊物及国际顶刊发表百余篇论文,承担十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高端成果产出能力强劲;教学成果亮眼,拥有一门国家级、一门省级及一门校级精品课程,为培养学生哲学思维提供优质载体。

谈及教师队伍,马老师用“传承、融合、共进”概括师资建设:在赓续冯友兰、钱穆等前辈学统的同时,积极引进毕业于国内外顶尖大学的优秀人才,构建起实力雄厚的师资梯队,筑牢学术共同体根基;科研与教学双向赋能,教师将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打造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形成合理人才梯队,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突出。
针对师生发展,马老师提出殷切期望。对教师,要求做好“三重角色”:学术引路人,以扎实学识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品格示范者,严守师德师风,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成长守护者,融入育人使命,关注学生思想与心理健康。对新生,建议沉心读经典、探索求真、知行合一参与实践、修德明辨守底线。未来,哲学系将从巩固学科优势、推进交叉融合、引育高端人才、优化培养模式、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等方面发力。

随后,哲学系系主任杨勇以“历史与现实:云大哲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题,带新生回望学科百年历程。他自豪地说:“云大哲学虽规模不大,却‘小而绵长’。”从谢无量先生受聘算起,学科历史超百年;以1953-1956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招生为起点,明年将迎来本科招生70周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本科哲学招生,2027年也将满50周年,“先辈奠定的学术根基至今未褪色”。
杨老师还为新生送上寄语与要求:希望大家延续备考时的拼搏精神,不因生活小事阻碍学习,保持积极心态;强调 “大局意识”,提醒新生避免自我封闭,以开放姿态融入集体,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随后,哲学系副系主任张瑞臣热烈欢迎新生加入,解读哲学学科价值:“哲学是人类思考顶峰,学起来虽辛苦,但理清精髓能收获终身受用的思维能力。” 他以法黄播
博士生专程听哲学课、山东某高校法学本科生跨校旁听哲学课程为例,说明哲学是文科基础学科,支撑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发展,看似“冷门”实则为“显学”。
针对新生未来发展,张老师建议:本科生优先考研,硕士生冲刺博士,向更高学府攀登;提醒大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多向导师、图书馆请教,哪怕求学期间读透一本哲学名著,都将成为宝贵财富。

见面会尾声,哲学系优秀毕业生方瑞涛、周虹江通过线上的方式,为新生分享学习经验与成长感悟。方瑞韬强调阅读是人文社科学习根基,建议新生向导师要书单,半个月至少读一本书,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并及时向导师汇报。科研上,他鼓励新生投稿、参与论坛,用备忘录记灵感,别怕写文章,在修改中提升。申博方面,需明确兴趣,且优先保障硕士毕业。周洪江提出新生要从“知识接受者”转为“问题探索者”,推荐“三遍阅读法”深化文本理解。科研上主张“慢就是快”,先深耕原著、积累文献再写作,重视课程论文与交流。她鼓励有兴趣的新生读博,在探索真问题中收获成就感,寄语新生多读书思考。

此次见面会搭建起新生与导师的沟通桥梁,让新生明晰学科价值与成长方向。未来,黄播-黄播app下载
哲学专业将持续发挥优势,助力新生以哲思为炬,在学术与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
供稿|哲学系
一审一校| 杨 勇
二审二校|马凡松
三审三校|姜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