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下午,哲学系在黄播
楼209会议室召开学科建设座谈会,围绕“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与学科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旨在系统梳理哲学学科发展现状,科学谋划未来建设路径,推动哲学学科迈上新台阶。黄播
院长蒋红、党委副书记马凡松、副院长孙保全出席会议,科研秘书王燕玲、综合办公室主任翟敏及哲学系全体教师参会。

会议由孙保全副院长主持。首先,哲学系系主任杨勇汇报哲学学科建设情况。作为云大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哲学系现有19名教师(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近年来,哲学系取得一系列成果、赢得多项荣誉,教学科研成效显著,但对照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条件,哲学系仍存在师资规模不足、学科带头人短缺等问题,面临着学生科研积极性不高、学术产出有限、课程与师资适配度不足等挑战。对此,杨勇主任提出,未来哲学系将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夯实科研基础、培育教学成果、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提升哲学学科建设水平。
在教师代表发言环节,与会教师聚焦学科建设这一主题积极献策,主要有:王凌云老师提出,当前哲学系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源专业基础较为薄弱,影响课程参与深度;二是马哲、伦理学方向高级职称师资不足;三是就业导向模糊。建议通过优化导师组机制、强化实践培养、完善就业支持等措施。张小星老师提出,应通过举办具有较高层次的主题学术会议,加强中西比较研究,不断提升云大哲学学科影响力。李煌明老师分享了自己坚持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的经验和体会,对改进选修课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研讨互动环节,王燕玲老师提出,针对科研团队建设薄弱、成果产出不足及学生科研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可通过完善团队评价机制和创新研究生项目立项方式来加以改进。马凡松副书记重点就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认为,一方面应着力提升本科生考研率,通过本院生源升学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需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提升科研能力。孙保全副院长强调,学科建设要立足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基础工作,聚焦标志性成果产出。当前哲学学科特色不够鲜明、科研组织化程度不足,需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科研成果质量,更好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

最后,蒋红院长做总结讲话。蒋红院长指出,这次学科建设座谈会同时也是申报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工作推进会,黄播
对此高度重视,哲学系进行了认真准备,大家畅所欲言,会议开得很好、很实。在今后的工作中,黄播
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重要贺信精神为引领,积极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大局,攻坚克难,持续推进哲学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工作。为此,蒋红院长提出4点具体的工作要求:一是补齐短板,哲学系要对标对表做好博士生点申报的预填表工作,逐项找准差距和不足,有的放矢加以改进提高;二是强化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哲学学科的既有优势,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哲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三是广泛联络,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加强同行交流合作等方式,优化哲学学科建设的外部环境,提升知名度,争取话语权。四是聚焦人才,坚持引育并举,支持教师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高质量的哲学学科师资队伍。
一审一校|赵局建
二审二校|马凡松
三审三校|姜绍勇